第二节、日常养生
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远离疾病的困扰、养护健康体魄的的前提。因此,佛医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。
1.适度睡眠
养生的第一原则是劳逸结合、适度睡眠,且以早睡、少睡、早起为辅助要则。
既保持适宜的睡眠休息,也不可睡眠过度;睡眠不足与过度同样有极大的危害。比如熬夜会使体力大大地耗损,增加风气病的发生几率;睡眠过多则会增加水土病的发生。
如果前一天夜里不得已熬夜过晚,就要在第二天清晨持斋,并且还要在白天适宜地休息——坐禅或睡眠,以补充、恢复过分耗损的体力,避免风气病的发生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夏季昼长夜短,人也容易感到体虚乏力,发生风气病。因此,对于那些体弱多病、劳累过度、年老力衰、多语、醉酒或者受到惊吓的人,更需要在夏季里养成午休的好习惯,以补充体力,预防风气病。
如果睡眠过度,可以采取催吐的方法,以减少使人嗜睡的水土。同时,禁食等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睡眠。
失眠或者睡眠质量差的人,可以适当地饮用一些牛奶等高热量的饮料,也可以用芝麻油来涂抹面部、倒立、按摩颈动脉等,这些都是安眠的有效方法。
2.节制性生活
养生的第二原则是节制性生活。性生活过度是养生的大忌,同时夫妻间的性生活也应该依据季节的变化来进行调整,适当、节欲、合理的性生活才有可能对养生产生助益。
从季节的角度来看,冬季是水土积蓄的时期,这些水土要到春季才易发散,因此冬季容易导致水土病。只要在精力满溢的情况下,适度行房,可以削弱水土病的发生;相反,夏季是风气病的高发季节,过多的性生活会导致风气的兴盛,增加风气病的发生率。因此,夏季的性生活尤其要有所节制。
3.调节生理需求
除了睡眠和房事以外,人们还有许多生理方面的需求,比如饮食、呼吸、排泄等等,这些需求是人的生理本性,与人相伴始终,对其因势利导,方能维持身体的健康。比如饮食,早上要吃的饱,中午吃得好(即品种丰富一些),晚上吃得少(如若坐禅者更以不食、少食为好)。
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,如果长时间不能进食,就会导致身体虚弱、胃口丧失、头晕眼花等症状,对身体造成危害。另一方面,如果饥饿过度后突然进食,又会产生食欲不振、吞咽困难。这时最好先食用一些口感清淡、容易消化的面糊、米粥等,待到胃口慢慢恢复,再增加一些含油脂的食物,以使体力逐渐恢复。 ,
当人们感到口渴的时候,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,身体就会因为缺水而出现口干、头晕、心慌等症状。因此,忍渴的危害也是极大的。当有人出现上述症状时,应马上将其移到阴凉之处,再向头上喷洒凉水,以帮助其苏醒,然后再给他喝一些清凉的饮料。
当人们感到恶心、欲呕吐时,如果强力抑制,就会造成食欲不振、食物堵塞、呼吸不畅,并诱发哮喘、浮肿、皮炎、瘟病等。不必忙于进食,应先用檀香、沉香、云木香、川木香等药物烟熏其口鼻,或煎成汁液口服。
喷嚏和呵欠是人的生理现象,不能强力抑制,否则将有可能导致视觉失灵、头痛、颈项僵硬、口角歪斜、面瘫、咀嚼困难等。可用檀香、沉香等药物焚烧熏口鼻,或者用肉豆蔻、阿魏与白酥油配制药剂滴其鼻腔,或者也可 以令患者略微抬头调理。
呼吸是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,更是抑制不得。抑制呼吸会造成昏迷、晕倒,引发肿瘤和心脏病,对付此类情况只有静养,并服用祛风的食物或药物。
抑制清痰将导致呼吸不畅、呃逆、食欲减退,并可诱发心脏病,治疗时可内服用生姜、荜茇、红糖等配制的药糊。
同样,矢气、大便和小便是人们排除体内糟粕的必要途径。抑制矢气将造成大便干燥,诱发痞块肿瘤、脏腑胀痛、视物模糊、消化不良、心脏病等。抑制大便将引发口中异味、头痛、抽筋、感冒等。抑制小便易引发结石病、阴茎及尿道口疾病。避免以上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,及时排除体内的这一些糟粕。此外,要消除因抑制小便所引发的后遗症,可以采用导泻法、热敷法或内服滋补药物。
如果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指导而不能化精为炁,盲目抑制精液的后果则与抑制小便类似,会造成阴茎疼痛、小便不通、结石、阳痿等;要消除这些不良后果,可采取导泻法、热敷法,或者饮用植物油、牛奶等饮料。
在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中,暴饮暴食的现象十分普遍。佛医在很久以前就提醒人们,养生的关键在于因势利导,遵循生命规律,才能够使身体在自然的状态下得到颐养。
调节生理需求除了要注意以上的生活细节以外,还应适当地采取一些简便的保健方法,如涂油按摩、做做健身操等等,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