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节 初尝法益深入寻
对真实的出家人,要增上其出家发心,赞叹出家功德,尤其是受具足戒十夏(戒腊十年)以上,持戒、具悲、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,要好生请教,多多亲近。
1. 请教:
请教也是观察我们出家人必要的辅助手段。末法时代邪外师众多,包括出家在家二众。邪即不正,不入佛的中观正见,偏执己见。
知见不正,表现在观念、言谈等方面。在请教的过程中,当以三法印衡量之。
外即心外求道者,如身见外道; 断见者,愚昧无知拨无因果;常见者,不信轮回……均系一叶障目,其结果却是种下了无间地狱因,自误误人。
2.可以为师的条件:
无论在家、出家,持戒者可以相处无妨,持戒而具悲心者,可以成为同道共修的善友;在比丘比丘尼中,“持戒”、“具悲”、“阿含富”者方可拜师亲近。
“持戒、具悲、阿含富”的法师具有五大功德:(1)戒品坚牢,(2)善胜诸冤,(3)于众中决断无畏,(4)能开解疑悔,(5)善持比尼能令正法久住。
师者,在弟子称为师父。“我以所学名为师,解从彼生名为父”。所谓敬如师,事如父,呼之曰师父。律有言:“无罪见罪呵责是名我师,能于善法中教授令知是我阿阇黎”。
能为师者梵文音邬波驮耶,译为亲教师、依学,即通常所称的“和尚”,依附此人学出道故。阿阇黎,即阿遮利耶,唐朝翻译为教授,依现代语言,应称为教师,即协助“和尚”教导——当断应断、当作应作、当学应学之法。
对于时下的藏地“活佛”与“仁波切”,前者是出胎不迷、成就再世之人,后者是“大宝尊”,意为如宝贵人,切切不可冒充亵渎。如若出胎已迷,只是保得人身者,尤其是尚未出家的狂妄之人、自称“仁波切”或炒作“活佛”者,对己徒消“无漏福”种下愚痴因,对他折损慧命、浪费钱财和光阴,亲近非福田故。
汉地“活佛”者原有“佛陀再世、佛之化身”之恭敬意,是对品德超常的、如济公等的尊称,非通行称呼。一旦落到通称,则有谤佛之嫌;若自称者,必是无知之人、愚痴种子。
在这里也借此敬请藏地再得人身、由经师们找回来的“灵童”们自重,不以“活佛”自居为好,以免徒消无漏福,而应注重现世修为,才是自利、利他的切实办法。
3.求皈依:
若得遇“持戒、具悲、阿含富”的法师,就得好生珍惜、利用眼前宝贵的光阴,抓住这一生、难得的人身机会(若失人身要再得、则如盲龟穿孔),得遇“法师”的机会,从今时起直至成佛中间、生生世世皈依佛法僧三宝。
世途迷茫,因为没有明师指点;
苦海沉沦,因为没有怙主依靠。
佛陀出世,才让我们有了离苦的机会,才让我们有了远离颠倒、反邪归正的可能。佛法僧三宝是我们出离生死,渡向彼岸的、最真实的依靠。
皈依佛,不堕地狱;皈依法,不生饿鬼;皈依僧,不做傍生(动物)。要远离三涂苦难,唯有皈依佛法僧三宝。
在精神上还没有依靠的人士,只要你不希望自己受三恶道的苦,只要你想保住人身,离诸邪恶、颠倒梦想,就应亲近如法的法师,求受反邪皈依(反邪者,远离邪恶等义),即最初的“三皈依”。
现如今,据说出现一些不如法的现象:不举行皈依仪式,只是叩头,供养,填写皈依证,就算皈依了。这是不如法的,是外道和邪教徒的做法。
如法的法师(律师)必须为求皈依者:请圣求皈,引导发心、发愿、忏悔,授三皈依戒等等,方能得到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认可,怎可马马虎虎呢?
对于已受过三皈依戒的,亲近、结缘皈依,则另当别论。但最好也以请法皈依的仪式处之,那怕传个佛号让前来亲近者念念,种个善根、心有所系、得个精神依托也好。
值得一提的是,藏地的法师到汉地弘法,悲心可嘉,但若不通汉语,汉地信众不懂所云,则易引向盲目迷信“咒语”而轻教理。即使能说汉语,不知汉地信众根性,则易违背密乘戒,师徒同生过失,不可不加注意。同时,应“无请不至”,若到汉地旅游、则犯放逸过。
“皈依我”的说法是不如法的,易将信众引向外道见,法师者不能不慎,信众们也不可不察。
为信众说“皈依”时应着福田主衣。缦衣(即披单)以及非藏、汉等地出家人衣着的俗服是不可受礼的,更何况是说“皈依”或传法。皈依、授戒等是代佛、代表佛法僧三宝而说、而作,不是个人行为。
若过于方便即易于不经意间犯下“舍戒法”之罪或不如法之过失。即使是结缘皈依,也不可穿俗服或仅仅穿所谓的“活佛装”,因为比丘穿短挂、尚属“贬衣不可受礼”之列。“皈依”是直至成佛中间、生生世世的大事,仪式是否如法,也将是判别一位“法师”是否如法之所在。
4.乞戒(求戒):
既已有了弃恶向善之心,当作弃恶向善之行。
如何行?佛言:戒是“汝等大师”,“先习五戒,自皈于三。何谓五戒?一曰慈心,恩仁不杀,二曰清廉,节用不盗,三者贞良,鲜洁不染,四曰笃信,性和不欺,五曰要达,志明不乱。何谓三皈?一曰皈佛,无上正真,二曰皈法,以之御心,三曰皈僧,圣众之中所受广大,犹如大海,蘼所不包。”(见《演道俗世经》),求受五戒以行十善。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:“自皈于三”的“自”有二义:
一是亲自的意思。必须亲自到“佛、法、僧”三宝双具足的皈依现场、参加皈依仪式,寄上照片和供养的做法、或寄来皈依证自己填的做法,显然是不如法的,那只是“名气皈依”和“攀揽信众”而已,不可能得皈依体。
二是前提之意。即学五戒的前提是三皈依,必须先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。
“三宝双具足”,指的是内、外二方面都具足。外在的:要供奉佛像、经典、菩萨罗汉,内在的:法师要能观想佛之法、报、化三身,至少已得戒法、明了四相五法,具足出家僧相。
现实中有一错误的观念:我现在还做不到,等我做到了再来受戒。”你说颠倒不颠倒?对,颠倒!
首先,不受戒你如何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?那怕现如今五戒的戒条都已公开化了,戒相如何?不同的因缘条件下,如何护持不犯?不受戒又如何学得到?何况现在大多数地区受了戒也很难学得到,因为缺乏教导的人。但受戒后才有学的可能,正如不上学的人,如何能学到学校里所教导的知识呢?即使能道听途说,毕竟是碎言词组。
其次,戒是防护,受戒、学戒,才能起到防护的作用,才能指导日常生活所行当行,行善积福,修定开慧。
因此,不受戒,你又如何做得到?
5.求法求依止
“自皈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”如何深入经藏?经藏浩翰,从何下手?
所谓应机学法(说法),迷迷茫茫,又如何了知自己的根机呢?——“向法师学”,对!向法师学,向持戒、具悲心、阿含富的法师(和尚)学。有言道:无请不说。你不请、不求,又怎么知道你有求法之心呢?即使知道,法师们不能无请而说;否则,犯断灭罪,不可不慎!
总之,要想走上解脱道,就得寻师、求法。
通常在未完全通达诸法(未证入无学位)之前,总是各有所长的。何况传承的局限性,使得不同教下、宗门的法师们各有各的侧重。一般地采用请开示的方式,初步、粗显地接触教法和法师的知见,然后在“观察”的基础上,向法师介绍自己的情况(包括生活经历、人生观念、信仰和心愿等等)再提出学法的请求:“某某法师慈悲,弟子来自某某(地方),今日得遇尊容、听闻开示,还望法师大发慈悲,教授弟子修学之法,以使弟子早出迷径!”
于是,法师会针对你的情况,或个别、或大众共聚,为你说皈依、说开示、说法、传法等等教授。这时的皈依,为学法皈依。开示,也是教习某一修法前的前导性的、共和不共的开示。
传承未断,即得到传承的法师,无论显密教法,无论大小乘,各大教宗,基本如此。学法师可以有许多位。得一法而相应,生死可了者,则无须贪多。
然而末法时代,众生业重,往往因烦恼众多,而需众法配合,次第而修。如砍筏枝丫茂密、树冠庞大的大树,须先砍去下边的枝丫,次第而上;也如挖掘根系众多的大树,先去边根,次第而入直至挖到中间的主根、本根,去其根本,方能一拔成就。因而法师们一旦各执教法,弟子将无所依从,“圈地养羊”的做法是极不如法的。因此在众多法师中须觅得一位可以依止的依止师。
依止师并不一定要多大的名望,而是要能够真实地解决你修行路上的种种疑难,并能方便地教授与摄受,不执己见;不以一已之法而排他法,法法平等,见闻广博,能断众疑,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:
(1)具戒知法,已满十夏,明了四相五法等作为阿阇黎的一切条件。
(2)能勤教授:即具悲,肯认真负责地教诫弟子,愿意慈悲摄众而不企攀众缘。
(3)明共行别行,能须呵切勒。即明白七种师徒间共同的责任和义务,以及各自不同的行为要求。为师者在弟子有过罪时,能及时发现、依过顺呵,内怀慈育、外现威严。
弃恶向善、远俗趣圣、成就解脱,是每时每刻的事儿,依止的重要性就贵在“及时”教导。
[这时有人问—— “我们能否依止XX老法师?”“能否依止XXX法王?”]
这是可以的!只要你们有条件去到那边,或者你能请他到你这里长住。当然,依止也并非要呆在师父身边,关键在于能否针对你“负责地教诫”。那种听听光盘磁带上的开示,不合依止法!大多是一向情愿,对方没有办法对你负责地教诫,也不能对你的言行“及时教导”。这叫什么呢?对!这就叫“自欺性”的名闻依止。只能说明一个问题(请不要生气),你还在粗分的“贪”字上打转——图名:“我有一位多么有名望,多么有成就的师父。”
其实这对你毫无意义!师父的成就、师父的名望是师父的,与你了生脱死毫无实际关系!名师出劣徒的事例,我们不必去探究,但也不可不诫。如果是出于对名望的向往,那只会增上学佛路上的障碍。
放下名闻吧,修行是脚踏实地的事儿!
6.哪些人需要依止:
出家众有以下六大方面的,不离依止:
(1) 和尚命终休道,或决意离开而不再摄众,其未出道的弟子须另求依止。
(2) 弟子离师远去他方(包括另求胜缘),另求依止。
(3) 学戒不满五年的须继续依止。
(4) 不谙教纲的,即使受具足戒已过五年,“不善毗尼,不能自立,不能立他,尽形依止”。“若百腊不知法者,应从十腊者依止”。
(5) 若愚若智,即大罪不犯,过失不断,性戾痴慢,也知依法洗忏,志非贞正,必须有依止师、得以依止。
(6) 不诵、先诵后忘、根钝诵不得者,此三人不离依止。出家众有上述六大方面十种人需要依止师。
在家信众有二种情况:
① 学法者须终身依止,即使证得阿罗汉,尚且不离依止。
②若依止师命终、休道、远去或自己因故远去他方,须另求依止。
若自身未曾皈依三宝,而教授所谓“佛法”的,即为附佛外道;若曾皈依三宝,也曾听闻佛法教言,即使亲近过密法的在家信众,也是没有传授密法的权利的。
藏地出现过白衣(即在家人)传法,那是得到传承的马尔巴大师获得了大成就后,舍衣还俗示现在家相,而经米拉日巴之后即传回僧团。
亲近这样的传法师,若要请法,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先得在别的、具备说皈依和授戒资格的法师处求受三皈五戒等、与所求之法所要求的相应戒律。尤其是求学瑜伽部或无上瑜伽部的密法,必须以持戒为前提!
后来的(活佛)转世制度,有些“灵童”未能出家,但佛菩萨慈悲、法师们慈悲,仍传授给他前世的修法,即使是出家的转世“灵童”,在未获得金刚上师印证之前,是没有传法的权利和资格的,外出弘传,即有可能误导众生。汉地信众切不可一听说是藏地“活佛”,就不加观察,盲目亲近。
这里有三大害处:一是对自己不负责任,盲目嘛。二是容易引发和增上对方的贪心。三是容易蔓延出假冒现象。
据说近年来已出现:被禁止的藏地笨教借宁玛(红教)复苏,不持佛戒、也不出家,实为在家藏民,参照藏地沙弥形象,带着所谓的“空行母”的妻子,在汉地冒充“活佛”,以“喇嘛”的身份化缘“造庙”。
“喇嘛”者,即上师,与汉地无上士的“和尚”同义,不可亵渎。若冒充藏地“喇嘛”也就是伪作沙门,请参见51页《冒充出家人的果报》。
有言道:“不怕千生不悟,就怕一时着魔”,不能不慎!
7、皈依三宝后首先要读的经典
1)佛说业报差别经、赞僧功德经、随念三宝经等。以此明白因缘果报,了解宝藏所在。
2)佛说布施经、十善业道经、六方礼经和吉祥经等。开始学习做人、积福与聚宝。
3)佛说造塔功德经、造像功德经、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等等。学习如何开发自身的根本宝库。
8.首先要学的法及其主要助行
皈依后首先要学的法是三皈依、四皈依和忏悔法等,如《皈依求加持法》、《三十五佛忏悔法》、《大日如来消灾略法》、藏传佛教的《百字明》等等,主要的助行有以下几大方面:
1)、四布施与十供养:
作为信众,应当以长养善根为己任,常行四布施、常作十供养,修福长慧、消灾延寿。
四布施者:衣布施、食布施、医药布施和床敷卧具布施,以护持出家人安心办道、安心修行。
当你行布施时,当然希望所施的对象是持戒的、精进修行的出家人,至少是有惭愧心的、能惜福的,是不是?因为这样,你的福田才更容易成就。若能遇到这样的福田,当然是上上因缘,可成就极大福田。
现代人常常以财布施来代替,其实是有区别的。主要的区别则在于,当没有指明你的这笔钱的用途时,只会引发财布施的果报;当指明了是用于上述四布施之一、之二、之三、之四时,才会引发相应的果报。
十供养者,即香、花、水、果、茶、珠、宝、灯、食、衣。
能行十供养并礼赞佛菩萨及十方常住三宝者,将对修行、满愿具殊胜帮助:
比如,香是能悦怿三昧,以此供佛即得如来无碍之智;花是宝庄严三昧,以鲜花供佛可速得如来四八妙相;灯为光明宝幢,以此供佛,可速证般若三昧,离无明谷、竭烦恼河。
总之,常行四布施十供养,以香花、茶果、衣食、珍宝、医药等广修福德,赞叹瞻礼,功德圆满,可得以下三十二种利益:
(1)天龙护念,(2)离水火灾,(3)无盗贼厄,(4)疾疫不临,(5)亡者生天,(6)现存益寿,(7)衣食丰足,(8)善果日增,(9)人见钦敬,(10)鬼神助持,(11)所求遂意,(12)虚耗辟除,(13)恶业消灭,(14)眷属欢乐,(15)诸横消除,(16)远离热恼,(17)夜梦安乐,(18)目无险象,(19)宿福受生,(20)相好端正,(21)女转男身,(22)或为王臣,(23)或为帝王,(24)先亡离苦,(25)聪明利根,(26)诸圣赞叹,(27)宿智命通,(28)菩提不退,(29)富慈悯心,(30)增长本力,(31)去处尽通,(32)多遇圣因。
2)、印经、造像:
印经书、造佛像,一是文字之法,二是形象之法、无字无言之法。经书是理,佛像是事,事理圆融方成妙法。众生见到佛像如见真佛,见到菩萨、罗汉如见真圣,在经书文字的配合下,构成完整的教理。
印经造像有以下十大利益:
⑴罪障消减,怨对得解
⑵夜叉恶鬼,虫毒虎狼不能侵害
⑶吉神护佑,诸难不受
⑷日无险事,夜无恶梦,心得安宁
⑸身力充盛,容颜光泽,相貌端正
⑹衣食丰足,家庭和睦,寿禄绵长
⑺所言所行,人天欢喜,所到之处众多爱戴
⑻愚者转智,病者转健,困者转亨,不愿为妇者,报尽转男
⑼永离恶道,受生善道,福慧殊胜
⑽为众生作大福田,速获无量胜果,闻佛开慧,亲证六通
3)、建佛寺、造佛塔:
建佛寺、造佛塔有以下二十大利益:
⑴家宅永安,⑵土地丰收,⑶所作皆遂,⑷灾难不侵,⑸眷属圆满,⑹远离疾苦,⑺续命延寿,⑻出入神护,⑼杜绝恶梦,⑽业道永除,⑾人天欢喜,⑿本力充盛,⒀利益怨亲,⒁集圣上因,⒂诸佛护临,⒃超凡入圣,⒄宿命皆通,⒅相好庄严,⒆菩提永固,⒇毕竟成佛。
慈恩寺扩建(一期)工程 洞窟外效果示意图(局部)